“傳遞湘味、推動合作”
全省結成國際友城82對
湖南日報7月18日訊(記者 劉文韜 通訊員 聶楊毅)自1982年締結第一對國際友城以來,我省積極開展友城建設。目前,全省已經結成國際友城82對,分布在五大洲32個國家,基本形成了“與發展需要相適應、與走出去相呼應”的友城布局。今天下午,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分組審議了省政府關于全省對外交往和國際友城工作情況的報告。
報告顯示,在目前我省已結成的82對友城中,省級友城18對,市級友城53對,縣級友城11對,總數排名全國第14位。結對友城所分布的五大洲中,歐洲占35%、亞洲占30%、美洲占21%、非洲占9%、大洋洲占5%,其中美國15對,日本11對,法國6對,俄羅斯、韓國、越南、澳大利亞、南非各4對。
我省在開展國際友城建設過程中,較好突出了“傳遞湘味、推動合作”的友城特色。以實質性交往為基礎,引進日本平和堂商場、意大利菲亞特等知名企業,促成全球十佳機場法蘭克福機場與長沙黃花機場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促進與南非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合作,推進機械裝備等優勢產業“加速出海”;借助意大利馬爾凱大區、日本滋賀縣、法國中央大區等友城環保領域優勢,組建中意低碳技術研究中心,開展洞庭湖-日本琵琶湖水資源交流、中法減緩湖南礦區水環境影響等合作,為湖南生態治理尋找并提供國際方案;在長沙望城區打造意大利小鎮并引進意大利中小企業90余家;加強與美國北卡州、科羅拉多州科技創新方面交流合作,并通過舉辦國際友城教育交流活動周,促進美國、日本、意大利等12個國家友城高校與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高校結對交流。
審議中,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建議,進一步明確對外交往和友城工作目標,增強對外交往的針對性、主動性和實效性,圍繞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要求,以經濟技術發達的友城為重點,積極推進重點領域和項目的合作,加速我省產業轉型升級。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劉文韜 聶楊毅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