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我省各級人大代表近年來開展了哪些扶貧行動?取得了什么樣的扶貧成效?為了深度挖掘五級人大代表在積極履職擔當、投身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生動事跡,湖南人大網推出《五級代表助力脫貧攻堅》專欄,與省直各媒體共同推介五級人大代表的扶貧故事,敬請關注。
黃劍,新寧縣安山鄉十八屆人大代表,大塘村黨支部書記,大塘生態農業公司法人代表、公司總經理。2015年以來,黃劍在脫貧攻堅一線秉承初心,牢記使命,他帶領全村黨員和村民腳踏實地、努力拼搏,探索“造血”之路,使大塘村貧困發生率由27.58%降至0.63%,成功摘掉了深度貧困村的帽子。
放棄高薪毅然回村當書記
1997年中專畢業后,黃劍只身跑到上海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在上海華佳玻璃廠打工,通過不斷打拼,從一名普通員工走上了生產經理的崗位,年薪也超過了二十萬元,并且還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這對于一個貧困山區的農民孩子來說,雖然談不上十分成功,但也應該是知足的收入,加上老婆的收入,他的小家過得還算比較寬松。2008年,他帶著老婆孩子回到闊別多年的老家陪父母過春節,看到十多年未見的家鄉,仍然還是路爛房破衛生臟亂的老樣子,他心里總有股說不出的味道,鄰里鄉親看到自己“風光”的生活,都要求他帶上他們一起去打工,年收入有個三五萬元就行。
短短的春節在串親訪友中很快過去了,回到上海后,黃劍便陷入深深的沉思:大塘是他的根,自己目前確實過上較為富足的生活,但終究是幫別人打工,總有一天自己還是要回到那個貧窮的山村,更何況那里還有一群期盼的眼光。通過深入思考,黃劍覺得自己應該要做點什么了。于是,他便開始慢慢地做妻子的工作,在得到妻子的支持后,2010年,他毅然放棄了上海的高薪工作回到家鄉,開始了自己新的創業歷程。
2011年,村里換屆,黃劍進入村委班子,2017年當選為大塘村支部書記。大塘村是大水江庫區的重點移民村、省級深度貧困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閉塞,不僅地方經濟十分落后,村民矛盾也非常復雜,留在家里的都是386199部隊(38:婦女,61:兒童,99:老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帶領大家脫貧致富,難度可想而知。但黃劍沒有退避,他帶著村支兩委走家串戶廣征民意,研究制定脫貧致富的方案,同時走訪相關政府部門求得支持,到湖南農業大學等技術單位請求指導。
探索發展的“造血”之路
扶貧以來,黃劍深刻認識到,大塘村產業基礎薄弱,是脫貧攻堅道路上的最大障礙,2019要脫貧摘帽,產業一定要發展起來。為此,他帶領村兩委走出大塘,多次外出學習考察,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出了大塘村的自我“造血”之路。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2018年以來,黃劍與工作隊一起,踐行南航集團“航空引領、產業帶動”的精準扶貧理念,把產業和就業作為幫扶重點。兩年來,大塘生態農業公司應運而生,貧困戶當上了股東,歷史上第一次喜提分紅款,并受邀參加了湖南省2019年“精準扶貧年貨展”。
黃劍創新性地提出了“五個一”產業發展理念。即:盤活一個老場(180畝油茶林);開發一個新場(200畝高標準臍橙生態標準場);推動一項科技助力;建設一個工廠(扶貧工廠);打造一個平臺(立體農產品銷售平臺)。通過推進“五個一”,擺脫了以往幫錢幫物的扶貧模式,發展好了本村優勢產業,大塘村成立了生態農業公司,大塘扶貧電商上線,“大塘村”商標注冊成功。
扶貧就像創業,只有因村施策,把準市場脈搏,才能取得成功。兩年來,黃劍帶領村兩委推動500平米扶貧工廠項目順利落地、800畝高山生態水稻成功升級。2019年共銷售“大塘村”牌高山大米18萬斤、高山蜜薯10萬斤、紅薯制品1萬斤、蜂蜜3000斤以及價值近20萬元的土雞、土豬、山羊等家禽牲畜,實現了村級產業的新突破,也極大促進了貧困戶增產增收。未來,大塘村扶貧工廠里將生產出的更多農副產品,通過“大塘扶貧電商”平臺走向更為廣闊的市場。
兩年多來,在黃劍的帶領下,大塘村圍繞“高山生態”和“產業升級”8個字做文章,推動全村產業規?;?、管理科學化、經營市場化、推進平臺化,建立了低風險、高效率、可復制、能長遠的產業發展機制。大塘村加大普惠性農業技術培訓,組織職業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班7期,受訓人次達到800余人次,內容涵蓋種養技術、產業發展、電商物流、生活科學等上十個門類,為全村家家有產業、戶戶懂科學打下扎實基礎。全村黨員組長“走出大塘取真經”,去到油溪橋等國家級先進村落進行觀摩學習,幫助村民放大夢想、堅定信心。經過兩年的探索與實踐,集體經濟已成為大塘村產業發展的骨骼,撐起全村產業興旺的豐滿軀干。
如今,大塘生態農業公司運轉良好,高標準臍橙園長勢喜人,油茶、高山水稻產業升級成功,扶貧工廠即將完工,大塘村產業發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黃劍當初設計的藍圖變為了現實。
同時,作為村黨支部書記、鄉人大代表,黃劍與村兩委落實各項教育政策,在保證義務教育學生零輟學的基礎上,提出了“扶貧扶智,美好大塘村,未來在兒童”的教育扶貧理念在黃劍的帶領下,他策劃開展了“夢想從大塘起航”“送文藝下鄉”等系列活動5場,組織南航的空乘、飛行員志愿者隊伍開展愛心助學活動多次,500余名家長、學生受益。通過開展扶貧扶智系列活動,黃劍為大塘村的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窗戶,也讓山里人看到了希望。
大塘村成功摘掉窮帽
黃劍有這么一句口頭禪:“群眾看組長,組長看黨員,黨員看支部,支部看書記?!痹谒囊I下,大塘村黨支部充滿活力,凝聚力、戰斗力逐步增強,想干事、能干事、肯干事、會干事的人正成為精準脫貧路上的“主力軍”。
2015年以來,大塘村在黃劍的帶領下,大家分工合作,緊密團結,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做了很多順應民心的實事。一是2018年全村完成了150盞的亮化工程和村道兩邊的綠化工程。二是大塘與武岡交界的兩條近2公里三不管的路段在2017年完成了硬化,全村18個組全部實現了水泥路組組通。三是實現了大塘人民幾代人的愿望:耗資近200萬元鴨婆橋在2019年8月已招標開工,今年6月份完工。
兩年來,黃劍帶領工作隊和村兩委下足“繡花功”,啃下“硬骨頭”,“滴水穿石”久為功……脫貧攻堅戰中,大塘村發展日新月異,貧困發生率從26.5%降至0.6%。2019年11月28日,新寧縣人民政府發布脫貧退出村名單,大塘村赫然在列,迎來了整村脫貧退出的歷史性一刻,徹底摘掉了“窮帽子”,走上“致富路”。如今的大塘村,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大塘生態農業公司運轉良好,200畝高標準臍橙園建設完工,油茶、高山水稻產業升級成功,扶貧工廠建設開足馬力,大塘村產業發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同時,貧困戶實現了不愁吃、不愁穿、零危房、醫保全覆蓋、看病有保障、學生零輟學的既定目標,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趁著“精準扶貧”的東風,大塘村正以涅槃的姿態,昂首闊步,邁向新征程。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兩年多來,黃劍舍小家,為大家,孩子中考不能及時陪伴,父母親生病也只能托付給妻子照顧。他一心撲在大塘村脫貧攻堅工作上,累到生病了就吃一把村醫開的藥,繼續干。
“看到大塘村舊貌換新顏,群眾的日子一天天好起來,我甚感欣慰。我要努力做好扶貧攻堅路上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繼續為村民服好務,帶領大塘村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黃劍堅定的說道。
來源:人民之友
作者:蔣海洋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