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視頻。
第一組代表。
1月25日上午,湖南省人民會堂外,記者們扛著“長槍短炮”等候,足見首場“代表通道”的熱度。
8:15,省人民會堂,“代表通道”開啟。周琦、劉海洋、康鎮麟、雷光華、蔡安烈、肖尊湖等6位省人大代表分為兩組,圍繞“助推‘三高四新’戰略”、防疫抗疫等主題回答記者提問。
首位露面的周琦代表就被紅網記者鏡頭抓拍到,她笑著面向媒體,雙手握拳抬起伸展身體,身后的劉海洋代表、康鎮麟代表儀態放松,從容以待。
顯然,代表們很自信,這份自信源于湖南的好成績。2021年1月19日,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宣布,2020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達41781.49億元,同比增長3.8%,比上半年回升2.5個百分點。這是湖南繼2008年跨上萬億臺階,2012年突破2萬億元,2016年突破3萬億元后,湖南生產總值再上新臺階。
株洲高新區產業發展局局長周琦介紹,2020年株洲高新區的技工貿收入到達2500億,預計2035年成為萬億級園區。
金霞經開區是湖南對外開放的主陣地,湖南省人大代表、長沙市金霞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康鎮麟告訴媒體,近三年,金霞經開區口岸外貿進出口額年均增長將近60%。
代表們慷慨而談,民營企業家同感利好。瀘溪縣金馬鋁業公司總經理劉海洋表示,下一步,公司將抓住全省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大好機遇,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的力度,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使企業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有效益更高質量發展。
另一個可圈可點的好成績,是“防疫抗疫”。
湘楚一脈,唇齒相依,在“四面楚歌”之下,湖南疫情嚴重程度排全國前五,治愈率近50%奪全國第一,僅用39天時間就實現本土病例零新增,僅用54天時間就實現本土確診病例清零,成為首個本土累計確診病例在1000例以上清零的省份。此外,湖南還是第一個倡議領導干部不戴N95口罩的省份,第一批派醫療隊援助湖北的省份,全國第一個啟動企業復工復產打響經濟保衛戰的省份。
第二組代表入場。
這么“硬核”的成績單,彰顯湖南的責任與擔當,這背后,除了先進的醫學技術,湖南人“霸得蠻、耐得煩、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株洲救治經驗”得到鐘南山院士團隊的充分肯定。株洲市中心醫院院長蔡安烈講述,大年初一,株洲市中心醫院作為全市醫療領隊逆行而上,馳援黃岡。經過將近2個月的艱苦奮戰,共治愈74名患者。不到兩個月時間,株洲市中心醫院共救治了80名患者,其中最小的治愈患者僅3歲,年齡最大的94歲。還收治了一位名叫“玫瑰”(諧音)阿姨的重癥患者,她是全國首例采用清醒ECMO治療,成功撤機的新冠肺炎患者。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院長雷光華介紹,疫情期間,湘雅還先后派出142名醫護人員逆行武漢、近20名專家在省內指導重癥救治、多位專家奔赴黑吉遼新等省區指導防控和遠赴海外參與國際抗疫,醫院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不一般的抗疫實力,給企業吃下“定心丸”、打上“強心針”
湖南省人大代表,華菱漣鋼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肖尊湖說了一個好消息,2020年,華菱漣鋼基本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全年鋼產量不降反增,并首次實現了產鋼1000萬噸,鑄就了發展新的里程碑。
“委員通道”和“代表通道”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自信的面孔,從容的步伐。面對媒體,他們主動;面對鏡頭,他們從容。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疫情紛擾下,“謀發展”和“抗疫情”仍是湖南未來一年的重點工作。首開“委員通道”和“代表通道”是成績的宣告,也是前進的號角,畢竟,無論“謀發展”還是“抗疫情”,湖南都 “敢說話”且“有話說”。
代表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湖南正“蓄勢待發”,一展雄圖。
來源:湖南人大網
作者:盧欣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