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下午,湖南省兩會第二場“廳長通道”開啟,省財政廳廳長石建輝就老百姓最關心的全省的“錢袋子”答疑解惑,回應各方關切。(黃飛飛拍攝)
1月27日下午,湖南省兩會第二場“廳長通道”在省人民會堂開啟。省財政廳廳長石建輝就老百姓最關心的全省的“錢袋子”答疑解惑,回應各方關切。
石建輝說,財政掌管全省人民的“錢袋子”,為民聚財、為民理財,“十三五”以來,隨著全省社會經濟發展,財政的“錢袋子”也鼓起來了。去年全省地方財政收入超過3000億元,比“十二五”末的2015年增長19.7%。加上中央轉移支付和一般債券等,去年湖南財政支出超過8400億元,比2015年增長47.8%。
“這么大的一塊支出,其中70%以上,近6000億元用到了民生上,包括教育、社保、醫療、文化、扶貧、住房、交通、環保等等?!笔ㄝx介紹,所謂“財政緊平衡”,就是總體運行平穩,但回旋余地很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這幾年財政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對企業減稅降費力度很大,近三年財政為企業減稅降費超過1200億元。財政收入減少了,但支出需求一點沒減少,甚至一些急需的難以預料的支出,加劇了財政收支緊張。如去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財政增加民生支出超過100億元。
石建輝表示,雖然財政很困難,但保障民生是財政的基本職能,這幾年為了保障民生,省財政廳采取了一系列舉措:
一是自己帶頭過緊日子。中央要求,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要盤活存量資金資產資源,確保民生政策兌現。去年省本級壓減部門一般性支出近40億元,收回省直部門結余結轉資金近20億元。
二是積極爭取中央支持。去年全省爭取中央轉移支付4200億元,爭取中央新增債券資金1749億元,力度非常大,有效地緩解了財政收支矛盾。
三是加大財力向下傾斜。省財政困難,市縣財政更困難。同時,確保民生支出,重點在市縣,去年省財政安排市縣財力性轉移支付增長30%多,是近年來力度最大的一年,有效地緩解了市縣財政困難,增強了市縣民生保障能力。
石建輝坦言,在經濟低速增長成為常態的情況下,財政緊平衡也將成為常態,這對財政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增加了難度,考驗理財水平。省財政將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斷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努力讓人民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是積極做大蛋糕。啟動實施“三高四新”財源建設工程,通過財源建設,不斷提高自有財力水平,增強財政對民生支出保障能力。
二是努力突出重點。將圍繞群眾關心的教育、醫療、就業、社保、鄉村振興和污染防治等重點領域,克服財政收支困難,足額落實各類民生政策。
三是不斷提升效能。多措并舉加強資金監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要完善常態化的財政資金直達機制,繼續發揮“互聯網+監督”平臺的作用,推動財政審計協同聯動,確保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在湖南落實落地。
來源:時刻 湖南人大網
作者:楊斌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