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旋君委員提問
黨中央、國務院對優化營商環境高度重視。省委省政府及各相關部門采取了許多措施,使營商環境大為優化。剛才聽了建輝常務副省長做了簡明扼要的報告,感同身受,自然資源廳為此也作出很多的努力。
請問陳仲伯廳長,結合你廳的工作職能,在依法用地、合理用地,規范管理,優化審批環節方面,有什么舉措?還存在哪些困難與不足,有什么新的打算?
省自然資源廳廳長陳仲伯回答
謝謝魏委員的提問。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加強要素保障是很重要的,土地供給又是重中之重,剛才魏委員提到的依法用地、合理用地、審批環節是重點。近年來采取的措施:
一是采取“多規合一、多測合一、多審合一”,統一工作底圖,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審核要點,盡可能縮短批地時間、精簡材料。如不動產登記縮減到5個工作日,建工用地審批15個工作日完成。
二是保證項目的綠色通道?!叭咚男隆表椖?、民生項目、基礎設施項目、公共服務項目通過綠色通道予以保障。今年以來85個“鐵公基”項目、261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379個污水處理項目都通過綠色通道辦理了。
三是對園區采取兩個優先保障,第一個實行彈性供地,通過“先租后讓、降低初始成本采取周轉地”的方式,全省給了7.2萬畝周轉用地,園區做到凈地出讓,有項目就可以落地。
四是對于住宅用地優先保障。這是剛需,1到4月供地2.44萬畝,特別是長沙市,為了穩定房價,采用集中招投標形式供地。
五是優化政務環境。不僅網上辦、馬上辦、就近辦,還推行現場幫辦、全程代辦、聯合督辦,使老百姓的事辦得更快更好更滿意。
剛才魏委員特別提到還有哪些困難和不足,這個問題非常好?,F在主要存在以下幾個瓶頸:
一是集約用地方面有差距。各地希望在2035年規劃中把城市做大、園區做大、建設用地增加,但國家政策是生態優先、保護耕地,有三條紅線。所以在這個前提下,目前還是要做集約化用地的文章。我省園區目前開發利用率只有68%,最低的園區只有28%。全省園區平均一畝稅收只有14.4萬,園區整個用地面積的稅收一畝還不到8萬元。所以比照以前設定的“一畝稅收產出30萬,一畝投資400萬,一畝要產出500萬”的評價目標還有差距。
二是規劃的硬約束還不夠。以往的規劃更多是城市的發展導向,今后的規劃是所有建設和用地的法定依據,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還是重點建設項目,包括我們的交通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都要落實到空間規劃的管制上。否則的話,今后過多占用耕地和農田的項目,不調整幾乎不可能把所有重大項目的用地需求一次規劃到位。今后規劃土地出讓是承諾制、清單制。比如,你這塊地做片區開發,建筑風貌、容積率、小學、幼兒園、養老、環評一并都是帶規劃、帶條件的出讓,必須強化規劃的硬約束。
三是遺留問題要處理。房地產辦證的遺留問題,這幾年解決得比較好,陸續解決了1736個項目,占72.85%,但我們還要繼續推進。下一步要在服務“三高四新”,服務鄉村振興中進一步創新思路,進一步發揮生態紅線管控和要素保障的互相促進作用。
來源:湖南人大網
編輯:周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