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嘎查的貧困人口全部都脫了貧”,朝勒孟坐在自家的蒙古包里,線上參加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的集體采訪活動,講述他帶領牧民發展旅游業,開“牧家樂”脫貧致富的故事。
朝勒孟(圖片來源:全國人大新聞局)
“旅游+扶貧” 帶動牧民穩定增收
朝勒孟是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查干補力格蘇木格日勒圖雅嘎查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曾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先后擔任十一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他還有一個關鍵的身份,當地牧民群眾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嘎查”是蒙語中“村”的意思。嘎查總面積464平方公里,有草場69.6萬畝,現有戶籍人口312戶570人,在嘎查常住的有105戶278人,蒙古族211人,收入主要是靠養羊和旅游業。
在朝勒孟看來,“搞旅游,搞活了經濟”。布日格德是嘎查的一位牧民,曾經因為羊價大跌欠下巨額債務,2016年他辦起了牧家樂,一年純收入10萬多元,當年就還清了債務。
“緊緊依托境內的4A級草原旅游景點,因地制宜,圍繞旗里實施的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鼓勵牧民發展餐飲旅游服務業?!背彰蠋ьI嘎查牧民實現從等待“輸血”向自我造血轉變。
如今,全嘎查105戶牧民已經有80多戶建起了牧家樂,牧民一邊養羊,一邊在旅游季節接待游客。一方面增加了經營收入,另一方面把養的羊就地屠宰轉化,賣個好價錢,游客還能吃到地道的綠色羊肉?!坝慰痛蠖鄶刀际腔仡^客、老顧客,非常喜歡我們的傳統飲食,樂意品嘗我們的炒米、奶茶、手把肉,增收的效果非常好?!背彰蠋ьI牧民群眾不斷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并且實現了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特別是近兩年,嘎查牧民大力發展集體經濟,采用“旅游+扶貧”模式將資金入股龍頭企業,按股分紅,“找到了帶動牧民穩定增收的重要渠道”,朝勒孟說。
走科學喂養的現代畜牧業發展路子 實現美麗與發展雙贏
朝勒孟所在的四子王旗是內蒙古19個邊境旗縣之一,舉世矚目的神舟和嫦娥系列飛船就落在四子王旗牧民的草場上,振奮人心的沙場演兵也曾在這片草原上演。四子王旗的草原都是天然草牧場。
草原是我國陸地上面積最大的綠色生態屏障,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重要基礎?!安輬龈悄撩竦拿印?,朝勒孟一直堅信,要想讓牧民過上富裕的日子,一定要保護好賴以生存的大草原。
朝勒孟認為,要把草原生態搞好,最根本還是要在畜牧業轉方式、調結構上狠下功夫?!白屝竽翗I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從頭數畜牧業向效益畜牧業轉變,從過去的過度索取、過度利用草原向科學合理利用草原轉變?!?/p>
這幾年,朝勒孟帶領牧民一直堅持把草原生態功能價值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把草原畜牧業轉方式、調結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決心把超載的牲畜減下來,嚴格以草定畜,帶領牧民積極調整畜群結構,進行精細化、科學化養殖。
與此同時,朝勒孟還依托內蒙古農業大學、農牧科學院技術支持,用短脂尾蒙古羊為父本,本地戈壁羊為母本,提純復壯本地戈壁羊,選育出來的短脂尾戈壁羊新品種“四子王戈壁羊”,這項技術通過了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定。朝勒孟介紹,這種羊長肉快、肉質好,沒有膻味,在市場上很受歡迎。而且新品種雙羔率高,由原來單純的秋季出欄實現了四季出欄,不僅養殖效益高,而且還保護了草原生態,能夠實現減畜不減收、保護草原生態的目標。
“牧民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逐漸改變了傳統養殖觀念,逐步走上了少養精養、科學喂養的現代畜牧業發展路子,實現了草原生態保護與牧民增收的良性互補,有效減輕了草牧場壓力,促進了草牧場休養生息,實現了美麗與發展雙贏?!背彰险f。
來源:央廣網
作者:李兆娣
編輯:黃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