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陳曉紅接受媒體采訪。
紅網時刻3月8日訊(記者 潘錦)能源低碳發展關乎人類未來。然而,風力、太陽能等能源,其供應具有顯著隨機性與波動性,難以穩定高效利用。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必須重點解決消納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工商大學黨委書記陳曉紅提交了“堅持系統思維,構建新能源安全高水平消納長效機制”的提案,建議秉持系統思維,統籌解決新能源開發與消納、成本與安全問題,構建新能源安全高水平消納長效機制。
陳曉紅建議,要加快構建發展與消納均衡協調的新能源發展機制,統籌規劃新能源開發、并網與消納,打造新能源發展與消納均衡協調的新格局,構筑新能源開發與消納“全國一張網”;擴大清潔能源終端消納空間,深化鋼鐵、建筑等高耗能行業清潔化轉型,加速存量替代,創新清潔能源消納模式,深挖電解制氫、儲能等場景的消納潛力,促進消納增量擴容。合理均衡新能源利用率與電力系統性成本,加大電力技術創新與應用,深化就地就近消納、高耗能產業向新能源富集區轉移等新能源開發利用模式,縮小開發與消納的時空距離,促進高水平消納與成本下降雙優化。
陳曉紅表示,要大力提升靈活調節能力,構建“源網荷儲”四維融合互動的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推進多源互補的電力靈活調節體系與調節能力建設,積極推動“源網荷儲”四維融合互動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促進靈活調節各類資源的高效利用。
“要創新電力體制機制,深化發電、用電、儲能等關鍵環節市場化改革,打通電力及其輔助服務的商品價值鏈?!标悤约t說,探索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多元復合風險監測與防控體系。
具體而言,就是要加快落實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系建設,構建適應新能源為主體的全國電力市場交易運行機制、價格機制和監管機制,引導市場有序競爭,發現電力邊際成本。深化“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市場化改革,構建電量、容量和輔助服務互補并存的電力市場。加快完善系統成本疏導機制,探索構建“源網荷儲”多方主體參與電量市場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保障與激勵機制,優先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將各類電力調節響應服務與電力現貨交易掛鉤,切實打通電力及其輔助服務的商品價值鏈,促進各方共擔低碳發展成本。
鑒于金融、網絡信息與電力系統的緊密耦合,陳曉紅建議,要構建跨領域電力安全風險監控預警體系,多渠道增強設備設施可靠性和電力系統整體韌性,完善分層分區的電網結構,推動多種電源協同互補,提高分布式電源并網標準,完善新能源時代電力應急保供體系,完善新型電力系統應急保障預案體系。
來源:紅網
作者:潘錦
編輯:向濤
本文為湖南人大融媒體中心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www.duopluseq.com/content/2022/03/09/10989014.html